2021年8月23日,商務部黨組書記、部長王文濤出席國新辦“積極貢獻商務力量 奮力助推全面小康”專題新聞發布會。
王文濤表示,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引擎,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消費升級步伐不斷地加快,我們看到服務消費、新型消費比如數字、文化、旅游、健康等各種消費熱點層出不窮,而且消費的一些新業態、新模式,現在很時髦地經常用“場景”這個詞,很多不同的場景在創新,層出不窮。商務部下一步要順應消費形勢,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工作:
提升傳統消費能級。傳統消費這一塊還有很大潛力,我們經常講的家電家具還有汽車、餐飲也算消費的“四大金剛”,占社零總額的1/4左右。比如,推動汽車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特別是擴大二手車流通,這段時間我在專門研究二手車,促進消費的梯次消費、循環消費。汽車保有量到一定程度以后,二手車的市場就開始放量,這也是國際上汽車消費的一個規律問題,二手市場也是今后一個很大的市場。我們還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家電家具循環利用、以舊換新,支持餐飲業創新經營模式,提升服務質量,使餐飲消費進一步擴大。還有老字號的傳承創新、品牌消費,特別是現在我們注意到新業態新模式,其中包括年輕人很關注的“國潮消費”。
加快培育新型消費。這次疫情催生了一些網上消費為主的新型消費模式,有很多的創新,所以我們要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包括智慧商店、無接觸配送、到家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同時鼓勵傳統的流通企業能夠打造一些新的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的消費場景。我有的時候在北京逛街也經常發現一些能夠讓人興奮,特別耳目一新的一些新型消費,在一些特色街區有一些網紅打卡點,有很多創新。相信媒體朋友可能比我去的更多。這些都是新的增長點,而且充滿活力。
搭建消費升級平臺。通過消費平臺的創新發展,通過“點線面”的結合,把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前面講到的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現在有五個: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同時,還要高質量推進步行街改造提升,發展特色商圈和特色街區。今年5月,我們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全國消費促進月的活動,效果很好。下一步,我們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結合消費的特點,采取一系列消費促進活動、消費政策措施,推動以“以節興市、以節興商、以節聚勢”,更好地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需求,順應潮流來推動消費結構提升、能級提升。
在談及外資對中國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作用和貢獻及下一步外資工作措施時,王文濤表示:
確實,外資仍然看好中國市場。借這個機會,我對外資的作用和貢獻作個簡單評價。中國一直是外商投資的重要目的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吸引外資總體規模保持增長態勢,近四年來,引資規模一直穩居全球第二。特別是去年我們在全球外資下降40%的背景下,中國引資逆勢增長4.5%,來之不易。外資企業是我國市場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獨特且重要的貢獻。外資企業以占市場主體2%的比重,帶動了約4000萬人的就業,占全國城鎮就業人口的1/10,貢獻了我國1/6的稅收,2/5的進出口。這充分說明,外資企業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參與者、見證者和貢獻者。外資企業對中國作了貢獻,同時在中國也獲得了很好的發展。一些跨國公司,中國市場已經占了他們重要部分,甚至有些是主要部分,特別是利潤來源的主要部分。據外國商會調查報告顯示,去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56%的美資企業、73%的歐資企業、89%的日資企業,仍實現了盈利。
我們現在提出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有些解讀比較片面,過多看到了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是不是不要外資了。這完全是誤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事實上大部分在華外資企業也是雙循環的踐行者,國內循環他們是“在中國、為中國”,在國內生產、銷售、采購,外資企業深深融入了國內大循環。另一方面,2/5的進出口是外資企業完成的,也推動了國內國際雙循環。
下一步我們將采取哪些措施?還是四個方面:擴開放、強服務、保權益、優環境。
一是擴開放。我們會進一步縮減負面清單,抓緊研究出臺2021年版負面清單。放寬準入,限制越來越松。還有,我們推動一些自貿協定談判,積極參與和推動WTO改革。
二是加大服務保障力度。對外資企業,我們同20部門和重點省份一起組建了重點外資項目工作專班,幫助重點外資企業和項目解決問題,專班一直在正常運行。商務部投資促進局還專門成立了全國外商投資企業投訴中心,電話是010-64404523。不僅是我們部,各省市都有接受外企投訴的機構,在商務部網站上可以查詢。如果外資企業有什么困難和問題,可以通過不同層級來協調解決,這是“強服務”。
三是加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保護。我們發揮好投訴機制作用,還要更好地維護他們的權益,依法維護外資企業權益。
四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實施好《外商投資法》和實施條例,完善配套,為大家創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習近平總書記講,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我們歡迎外資企業在中國投資,分享中國改革發展紅利。
|